收盐、集运;
湖盐、矿盐的开采等等。
所有细节都有明细记载和说明,可以说这是崇宁从未听闻的领域。
她对这些其实也是没有丝毫兴趣的。
不过,这精美的字体让她分外喜欢。
尤其是这字还是牛城写的,她觉得自己是必须看完才行的。
正在此时。
刚刚品鉴过街上叫卖细盐,身着便装的朱元璋无意间走到了驸马府附近。
细思之下,打算看看崇宁。
他刚刚入府,便似有所觉般向书房走去……
……朕以千军护你回京……
这是在看什么?
看到书房中崇宁公主专心致志地翻看着纸张,朱元璋不解地走到了崇宁的身后。
望着崇宁手中纸张上书写的东西,朱元璋的神色为之一凝。
盐务乃是国之根本。
每年的盐税占比大明税收总值近四成之多,因此粗盐制造,细盐炼制他早就烂熟于心。
此时看到这些纸张上的记载,他不禁有些诧异。
这纸张上所写的,好似跟现金的粗盐、细盐制造相差不多,但细节处理,工艺方式明显有很多不同。
“晒烟原来可以这么晒?”
望着崇宁手中纸张上所写的,朱元璋忍不住自语道。
“啊……!”
崇宁吓了一跳,放下纸张回头望向朱元璋,忙施礼道:“父皇,您什么时候来的?”
“朕刚来不久。”
朱元璋笑了笑,问道:“这制盐方法是哪里来的?”
他说着话,伸手抓起那一叠纸中的几张。
“父皇,这,这应该是牛城所写的。”崇宁回话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急不可耐地阅读了起来。
“原来,矿盐也可以炼制成细盐!”
“这牛城,果然是有大才之人!”
朱元璋一遍翻阅着,一遍忍不住自语着。
“原来可以用木炭和细沙过滤,难怪牛城的细盐会那么纯净……用大锅煮干……。”
朱元璋眉头微皱,仔细分析着一个个方案的可行性,眼眸中的光泽越发明亮了。
崇宁站在一旁也不敢随意打扰。
她只感觉自己父皇对牛城写的这些东西十分重视,内心不禁有那么一点自责,若不是自己找到这些东西,父皇是绝对不会发现的,这可是自己夫君的东西呀!
这,这有可能是夫君很重要的东西也说不定啊!
正在这时,老管家步入了书房。
他望着沉浸中的朱元璋,微微皱了皱眉,思考了片刻方才走上前,开口说道:“陛下,您现在所看的,乃是驸马爷早已准备好在与盐商争斗后期捐献给我大明的细盐制造方法。”
“哦?”朱元璋被打断,忍不住抬起头问道:“你是说牛城是准备将这些送给朕?”
“正是。”老管家点了点头,从袖中掏出一个纸包交给朱元璋,笑着说道:“还有这‘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