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些办法可不是陈暮创的,自古以来的能臣干吏应付旱灾的时候,基本也就这几个方式。
带着学生们下乡ꓹ就是来教他们这样的治世之道。
亲自到民间体验生活ꓹ以后还得上战场带他们行军打仗,多积累实干经验ꓹ不能学马谡眼高手低,兵法谋略说得一套一套的,实战起来就拉垮。
在这一点上还是刘备看人眼光准,诸葛亮重用马谡,刘备却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可见刘备确实是知人善用的典范。
“那若是洪涝呢?”
陈群又问。
陈暮想了想道:“那就得多种树,多挖渠挖湖。”
“多种树?”
学生们面面相觑。
没听说过种树还能防洪涝灾害的。
“洪涝灾害最大的危害是水流到处奔涌,又裹挟着泥土,如此泥石流冲刷,不仅田地受损,房屋也要被淹没。而种树可以锁住泥土,泥土可以吸收水,不让洪水泛滥成灾。”
陈暮就趁着这个机会,将树木与水土流失简单地叙述了一遍。
汉朝的水土流失情况并不严重,根据《水经注》中记载,当时的黄土高原“杂木交荫,云垂烟接,翠柏烟峰,清泉灌顶”。
另外据现代考证,在秦汉时期的黄土高原,森林的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那时的黄河里流的是清碧的河水,黄河也很少泛滥成灾。
一直要到宋朝人口暴涨,经济发达,树木开始大量被砍伐,情况才会变得十分严重,天灾人祸不断。
所以这个时候黄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并不算多,都是大雨导致,最多的就是旱灾。
如果是普通的暴雨,可以不用去管。但如果是那种连续很多天的暴雨,使得河流涨水,确实需要防范洪涝,就得多建造蓄水的人工湖泊,多挖通人工渠,多种树锁住土地让土地吸收水分。
这也是陈暮现在在做的事情。
毕竟他想要推广占城稻,水利设施就不可避免地要大兴修建。趁着现在还有钱的时候,多修渠挖湖造路,百利而无一害也。
一者,民众农闲之时,官府出粮食,给少量工钱,让民众农闲时有饭吃,有钱赚,利于经济流通。
二者,水利设施可以防洪涝,防旱情,对抗天灾的时候很有好处。
三者,占城稻能够慢慢普及,增长粮食。
因此陈暮现在在整个青州大兴土木,招揽冀、徐、扬三地无家可归的流民,让他们开垦荒野,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