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人,杀他会遭天谴,因此派人又将他送回汉阳郡,不敢加害。
傅燮则是现任汉阳太守,跟盖勋一样,实行民族融合政策,不仅叫羌胡人种地,汉羌矛盾,向来都是谁有错误就惩罚,谁有道理就赞赏,从不偏袒,因此在羌胡人与匈奴人当中威望极高。
在历史上,傅燮会被王国率领的叛军围攻而死,当时城外有数千匈奴人,听闻城里的人是傅燮,纷纷跑到城外磕头祈求傅燮投降,不要再抵抗,傅燮严词拒绝,慷慨就义。
甚至不仅羌胡人和匈奴人敬佩他们,连韩遂也很尊敬盖勋,当初与边章叛乱时,被盖勋大骂,韩遂哭着说要是你早点来,我们或许能改过自新,现在已经回不了头了,然后掩面率领部队离开,没有攻打盖勋。
所以听到是他们二人,韩遂也只能站起来,无奈道:“那就出去见一见。”
韩遂率领数百士兵出城,就看到四里外官军大营驻扎在远处连绵起伏的丘陵山下,城外一箭之地有数十匹马,为首之人正是老相识盖勋。
四十七岁的盖勋穿着一身长袍,胡须与袖袍在风中飘荡。
诸多羌胡人首领与匈奴人首领见到他,连忙翻身下马,弯腰向他们心目当中的贤者行礼。
“文约,你肯来见我了。”
盖勋坐在马上,目光严厉地看向韩遂道:“上次我就跟你说过,莫要再犯上作乱,消停两年,怎地如此不听劝又来生事?”
韩遂无奈道:“若非朝廷步步紧逼,那耿鄙扬言要诛杀我等,我又怎么会叛乱?”
“好了,不用狡辩。你屡次作乱,祸害百姓,使得生灵涂炭,万民受苦,早已经罪孽深重。如今朝廷军马已到,天子高坐明堂,欲中兴天下,威加四海,现只有凉州叛乱不止,你若还不投降,仍旧要负隅顽抗,则大祸临头,不若投降于朝廷大军,随我回洛阳面见圣上,当面坦陈自己的过失,莫再自误矣。”
盖勋向东方拱手表达对汉灵帝的尊敬,又对韩遂侃侃而谈,劝说投降,一番言语,既严词呵斥,又大义凛然。
韩遂虽然感到羞愧,但还是咬牙道:“如投降,必死矣。元固公,我敬你为人,但让我投降,万万不能。今日你就莫走了,留在我军中为质,等我大军撤回金城,我必然不会加害于君。”
傅燮大怒,拔剑呵斥道:“贼子安敢!”
“抓住他们!”
韩遂下令。
阎行与身后士兵一拥而上。
旁边护卫的孙坚怒目而视,大喝道:“吴郡孙坚在此,谁敢上来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