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
诸夏的榨油企业和豆粕饲料的需求是越来越大,而诸夏自己的产量还不到自己榨油企业的需求量的一半甚至是五分之一更不要豆粕饲料的追求了。
到了2004年,诸夏的榨油企业每年需要产油7000万吨。当年,我国的大豆产量是1000万吨,从国外进口2500万吨。
也就是这些大豆只能满足一半的需要,在多就没有了,而且一旦都给了榨油企业,那饲料就没有了,在这种况下诸夏不得不去买外国的大豆,尤其是白头鹰,这个当时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早在2001年,白头鹰的资本家就开始在全球炒作诸夏的大豆需求旺盛,一步步推高大豆的价格。
国内的豆农看到价格飙升,以为赚钱的机会来了,于是大量扩种。压榨企业更唯恐落后,纷纷投资增产。
2004年,白头鹰传出“大豆普遍减产”,诸夏的粮油企业听闻,便在期货市场高价买入,转基因大豆的单价暴涨到2倍左右。
然后,谁也没想到的事发生了——
白头鹰突然公布,当年的大豆没有减产,反而大幅增产!
接着,全球大豆价格断崖式下跌。
从2004年4月到12月,白头鹰大豆从1064美分蒲式耳,跌到500美分蒲式耳,拦腰跌去一半还多。
国内的大豆价格也一路下滑,当初那些花大价钱囤货的豆农、豆商,全都血本无归,不少人都准备去台了。
而在这次事件里损失最大的,
是国内的榨油企业。
当初在听闻大豆减产的时候,他们夹着钱包,一个个都颠颠跑去白头鹰采购转基因大豆,而当大豆还在海上飘着的时候,价格就已经跌去大半。
怎么办?很多企业最终宁愿违约罚款,也不愿收货,让卖家转卖给其他人,这就是当时引起轰动的“洗船事件”。
由于巨额亏损,国内榨油企业纷纷陷入绝境。
这时,ABCD四大粮商,便熟练地掏出恰饭工具,粉墨登场了。
他们趁机以超低价格对榨油企业进行收购或参股,很快成功控制了我国大豆85%的实际加工能力。
而这一切在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逐步向外贸放开了粮食市场的况下,他们的做法“名正言顺”。
就这样四大粮商利用这金融上的手段,活生生的玩死了诸夏的大豆产业,控制住了诸夏饶饭桌。
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从2006年开始,又一波更大的上涨开始,白头鹰额大豆从500多蒲式耳一直涨到2008年7月的1654蒲式耳。
这些对诸夏的影响就是:豆油从5000吨,最高涨到吨,豆粕从2000元吨涨到4000多吨,导致国内的食用油和猪价格,在2008年达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