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孔张氏又是怎么从泗水带着孩子跑回曲阜的张家的?
张家是一个小家族,又是怎么成为孔家嫡系长孙的夫人的?
还有那孔仁玉九岁便精《春秋》、通六艺,姿貌雄伟,为人严谨,临事果断,这还是人么?
要通六艺,可是要花大钱来学的,光御这一样,也不是小家族能供起得,再说人才九岁就姿貌雄伟,怎么可能,九岁的孩童,有什么容貌,那长相可是一天一变的。
孔仁玉的事,好像就是张家的人自己传出来的吧。
唧唧喳喳的议论声,响个不停。
要说对于国家大事,纵谈天下,南方的家族还差一些,比起北方的雄浑大气,南方总是有点小气。
但是要说到这些蝇营狗苟的东西,他们可是一点不差,要是论起勾心斗角,私宅阴谋,那这些人就更是行家里手。
他们现在已经把这条线给捋出来了,不是就李代桃僵么,偷梁换柱么,甚至那孔末的事是真是假,还不一定呢。
甚至那孔家也可能就是张家直接下的手,孔末就是推出来的一枚棋子,这样才能解释,孔末为什么不杀孔仁玉,因为那不是孔仁玉而是张仁玉。
或者不是孔末乱孔,而是张末乱孔,孔末和张家就是一体的。
这帮人在这方面的天赋,一直是独步天下的,短短的时间里就想明白了一切,甚至他们还想到了孔桧这个人。
“或许我们可以推出一位南方的文宣公,我们来正儒家的正朔,政事堂的相公们不知道孔桧的下落么?”
“我们的事就是去找孔桧的后人吧?”
“孔桧和他的后人,现在在哪呢?”
“做了这件事能有什么好处呢?”
“要不要找到孔家的后人与他们联姻呢?”
一样米养百样人,这大堂里的人这一刻的心思已经不在自家的地上面了,而是开始关心要做的是有什么好处了。
“本相,希望你们能找到孔桧的后人,并且把人带到开封去,只要做成了,政事堂会给那个家族一个出身的,至少以后能出一任参知政事,这是政事堂诸位相公的决定。”
王钦若对着所有人伸出了一根手指。
说出的话,让大堂内的空气就灼热了起来。
一任副相呀,好大的一块肥肉。
“一定是老子的,绝对不能让其他家族得手。”
这些家主相互之间看了几眼,就发现大堂内的人都是这种打算,各人心中也是杀心大起。
“大不了……杀!!!”
“对了,你们的那些地,每亩每年朝廷会给你们三百斤的稻米,如何呀,同意的话,就把这字签了吧。”
王钦若拍了拍手,上来了一队侍女,手里都端着盘子,上面都是些笔墨纸砚。
那些纸上已经写满了字,大家也没有细看,就签上了名字,地不重要了